久違了。
-
這首歌近兩年被開了個小差,終于以一個新面貌回來和大家見面。
可能很多人想念它,也有一些人不認識它。
這首歌寫在15年,那時候我有得說多不多,保持著饑餓感積蓄著能量。
后來,風(fēng)跟浪都來了。
過程里,大家選擇了不同的方式各自前進,我也是,和我的SHOOC一起并肩,來到了全新的階段。
做了很多選擇,拒絕了很多,也擁抱了很多可能性。
到今天我依然相信,縱然這世上有重重規(guī)則,每個人又多少被旁人的看法束縛,我們依然還是可以堅定地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努力打破那些“身不由己”,做一個“頑家”。
這個全新版本,是一次時隔四年的自我對話,也是向未來發(fā)射的信號。
希望這一次它不會再玩捉迷藏了。
"/>久違了。
-
這首歌近兩年被開了個小差,終于以一個新面貌回來和大家見面。
可能很多人想念它,也有一些人不認識它。
這首歌寫在15年,那時候我有得說多不多,保持著饑餓感積蓄著能量。
后來,風(fēng)跟浪都來了。
過程里,大家選擇了不同的方式各自前進,我也是,和我的SHOOC一起并肩,來到了全新的階段。
做了很多選擇,拒絕了很多,也擁抱了很多可能性。
到今天我依然相信,縱然這世上有重重規(guī)則,每個人又多少被旁人的看法束縛,我們依然還是可以堅定地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努力打破那些“身不由己”,做一個“頑家”。
這個全新版本,是一次時隔四年的自我對話,也是向未來發(fā)射的信號。
希望這一次它不會再玩捉迷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