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連良

簡介: 馬連良(-),回族,北京人,字溫如,中國著名京劇藝術家,老生演員。民國時期京劇三大家之一。是扶風社的招牌人物。代表戲目有《借東風》,《甘露寺》,《青風亭》等。
父馬西園,是一茶館業(yè)主,與著名京劇演員譚小培熟識。家庭的熏陶,使馬連良從小熱愛京劇藝術,希望在藝術舞臺上得到發(fā) 更多>

馬連良(1901年2月28日-1966年12月16日),回族,北京人,字溫如,中國著名京劇藝術家,老生演員。民國時期京劇三大家之一。是扶風社的招牌人物。代表戲目有《借東風》,《甘露寺》,《青風亭》等。
父馬西園,是一茶館業(yè)主,與著名京劇演員譚小培熟識。家庭的熏陶,使馬連良從小熱愛京劇藝術,希望在藝術舞臺上得到發(fā)展。
9歲入北京喜連成科班,先從茹萊卿學武生,開蒙戲即《石秀探莊》,后受業(yè)于葉春善、蔡容貴、蕭長華等老生名家,并酷愛譚派、賈派藝術。蕭長華據(jù)孫派《雍良關》,創(chuàng)作《借東風》一劇,傳授給他。馬連良努力研究,終使《借東風》成為響譽全國的名劇。23歲自行組班扶風社,發(fā)展成為獨樹一幟的“馬派”表演風格,自1920年代至1960年代盛行不衰。
 
1940年代末旅居香港,1950年代初回中國,出任北京京劇團(現(xiàn)在的北京京劇院)團長(總團長),1962年起同時兼任北京市戲曲學校校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攝制的《群英會》、《秦香蓮》京劇電影保存紀錄了他的京劇表演藝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中國唱片公司給他錄制了許多廣播京劇和京劇唱片。
 
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抄家與關進牛棚里至1966年10月初,12月13日因意外摔倒被送至北京阜外醫(yī)院,3天后不治。1979年3月27日北京市文化局恢復其名譽。
 
馬連良主演的京劇電影:《梅龍鎮(zhèn)》、《借東風》、《漁夫恨》、《群英會》、《秦香蓮》。
主演現(xiàn)代京劇(京劇現(xiàn)代戲):《杜鵑山》(1964年版)、《年年有余》(1965年)等。
門下弟子有李萬春、朱耀良、李慕良、言少朋、周嘯天、王和霖、王金璐、遲金聲、汪正華、梁益鳴、張學津、馮志孝(馮志效)、張克讓、安云武、楊汝震、趙世璞、申鳳梅、郎石林、劉廣義等,馬長禮是他的義子(養(yǎng)子),梅葆玥是他的干女兒。
在北京戲校做校長期間培養(yǎng)了許許多多學生,李寶春就是其中1位。